找到相关内容130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海外华严研究一则

    用语译成“静虑”。唯有如此,才不抹杀作者的用心。  纪梅罗先生执教于美国加州圣大巴巴拉大学宗教学系,是一位专门研究华严的杰出西方学人。他这篇“早期华严”原系讲稿,宣读于加州大学和三藩市禅中心合办的学术...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、甚至他的童蒙止观;,指导奥阐述静坐方面此大多数列入藏经禅部的著作还详尽,就是一个例子。   第二、华严文献上具体论修持静虑的地方甚少,所以华严学人历来难免受到类似“徒张虚文...

    高明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964839.html
  • 试析《解深密经》六度十八分大意

    从生死(烦恼)的此岸到涅槃(菩提)的彼岸。六度就是我们从学佛到成佛过程中借助的一种正当的方法,简略讲即力布施、持戒。忍辱、精进、静虑、智慧共六种。  布施:从因上讲,现世就能从自我的悭吝,除他的贫穷,...控制烦恼的现行。成就祥定及其它果位都要通过精进的修持,若持之以恒之心,将一事无成。静虑:亦谓止观,如能修习止观,就可以消除朴种散乱,使心安住在自己所修的某一法上。或安住在佛号上,或话头上等等。智慧:即...

    智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247981.html
  • 禅茶文化与现代生活

    等名目。所以说:佛教寺院中茶道与禅道确实是密不可分的事例。可见茶意可通禅的缘故,这就是茶禅的形成。  禅,梵语禅那,译为静虑。静,就是指内心的清净安宁,是禅的本质内容。佛教在茶中溶进“清静”思想,通过“和静怡真”,把“静”作为达到心斋坐忘,涤除玄鉴。可以说,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。在静坐静虑中,人难免疲劳发困,这时候,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,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“朋友”。佛教强调...

    释宏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871512.html
  • 密法具量弟子的基本条件

    瞋恚不令现行。   第八、「具大悲愍」   行者於一切具心(众生),任运出生犹如良母爱独子般之大悲心。   第九、『勤修诵』   行者精勤修诵上师及本尊瑜伽等佛法。   第十、|精进安住静虑中」   行者对於所缘诸法无我、诸行无常、有漏皆苦、涅槃寂静、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正见、生圆次第等诸道次第,无不专勤精进安住静虑以作修持。   第十一、「慎畏因果报应」   微细因果,深奥难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491533.html
  • 宽容法师在《亚洲新闻人物》谈禅

    人生观和宇宙观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益处。   宽容认为,“禅”的意思是“静虑”,是获得智慧的最佳途径。智慧从哪里来?根据科学研究,一个人即使考上了大学,也只用了潜能的2%到3%,其他潜能都无法发挥出来。禅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8291222938.html
  • 正修慧时应具足六种殊胜和六波罗蜜多

    的安忍;   为了让智慧倍加增长而发起欲乐,是具有智慧的精进;   内心专一趣入修慧,不杂小乘,善根唯一回向大菩提,是具有智慧的静虑;   无误拣择,是具有智慧的智慧。 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六度|闻思修|般若|波罗蜜多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5254926382.html
  • 六度

    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,即能断除瞋恚烦恼。4、精进度(毗梨耶波罗蜜):谓菩萨精励身心,精修一切大行,能对治懈怠,成就一切善法。5、禅度(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):止观双运名禅,亦名静虑、三昧、三摩地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3343210.html
  • 禅与禅学广狭二义辨

    Dhyaua)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一个术语,原出婆罗门教典《奥义书》,属“六支瑜伽”的第三支、“八支瑜伽”的第七支,是瑜伽修习中较高阶段的方法或定境 。佛教习用之,涵义与婆罗门教大体一致,义译“思惟修”、“静虑”,以后者最称体贴。静虑,即寂静而又审虑,或在寂静心中审虑。《俱舍论颂疏》卷28云:“问:何等名为静虑?答:由定寂静,慧能审虑,故虑体是慧,定有静用及生慧虑,故名静虑”。意谓静虑乃定慧均等之义。该论...

    陈重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050814.html
  • 于五受阴平等舍性正念正智经之瑜伽师地论释‘胜利’(一)

    。   又此一切诸恶见趣,由六因缘而得建立:一、由因缘故,二、由依教故,三、由依静虑故,四、由依世故,五、由依诸见故,六、由生处故。   又这一切所有的错误的见解趣向(恶见趣),是由六种条件而得...的,是指依于他们那些不正确的法藏所显现出来的错误的见解趣向,师父和弟子以此(见趣)传闻,展转互相传授做为方便之故。   由依静虑者,谓以静虑为依止故,于先所闻、先所信解而得决定。   三、由依...

    陈重文 译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3053174.html
  • 中国茶道与佛家

    必由之路。佛教也主静。佛教坐禅时的无调(调心、调身、调食、调息、调睡眠)以及佛学中的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。佛教禅宗便是从“静”中创出来的。 可以说,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。在静坐静虑中,人难免疲劳发困,这时候,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,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“朋友”。   其三曰“凡”  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:“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” 次话一语中的。茶道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3456874.html